主题: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讨论]

浏览0 回复129 电梯直达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unaas 发表:
  据我所知,大部分元素的测定灵敏度还比普通原子吸收即使用HCL的原子吸收提高了。因为对于复杂谱线的元素,他的分辨率足够高;对于HCL容易自吸的元素,连续光源没有这个问题;还有它始终在吸收轮廓的峰值上测量,而不是在HCL发射轮廓的峰值上测量,这一点对灵敏度确实有改善的。不过,灵敏度问题也不是什么太重要的问题罢了。


  你是从何得知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大部分元素的测定灵敏度要比空心阴极灯的原子吸收提高了,能提供文献资料或实验数据吗?你说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始终是在吸收轮廓的峰值上测量,而不是在空心阴极灯发射轮廓的峰值上测量,所以能使灵敏度有所改善,你知道能改变多少吗?你说灵敏度不是什么太重要的问题,可是你知道吗检出限的好坏就直接和灵敏度有关!
  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是用复合光直接照射原子化器,然后利用具有高分辨能力的单色器去测量元素吸收谱线的峰值吸收,而且检测器用的是CCD。这和传统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空心阴极灯因为是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和真空状态下产生的发射,所以谱线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宽度,因此被称之为锐线发射,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原理正是基于锐线发射的峰值吸收而建立的。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单色器的分辨率是0.002nm,而原子光谱的吸收线宽度大多在0.005nm以下,所以本人认为测出的已不能算是峰值吸收;再者原子吸收的分析线大多是共振线,所以谱线比较简单,一般不需要大色散率和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同时因为激发光是单色光,所以采用光电倍增管就可以进行检测,可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必须采用大色散率和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及CCD检测器,所以在一些性能上如灵敏度和检出限上可能会有所改进,如果过去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也采用大色散率和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及CCD检测器,那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性能能提高多少还很难说了。
bunaa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看了shaweinan老师的回复,有几点想和老师商榷一下:
“你是从何得知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大部分元素的测定灵敏度要比空心阴极灯的原子吸收提高了,能提供文献资料或实验数据吗?“
我不可以自己直接找地方去做吗?
你在后面又说:“所以采用光电倍增管就可以进行检测,可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必须采用大色散率和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及CCD检测器,所以在一些性能上如灵敏度和检出限上有所改进”这个改进你有数据吗?
“你说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始终是在吸收轮廓的峰值上测量,而不是在空心阴极灯发射轮廓的峰值上测量,所以能使灵敏度有所改善,你知道能改变多少吗?你说灵敏度不是什么太重要的问题,可是你知道吗检出限的好坏就直接和灵敏度有关!“
我说在这里“灵敏度不太重要“是因为它的改善不会是很明显的,我回答前一帖子是因为哪里说了“牺牲灵敏度”而已,这个说法没有什么不妥吧?至于检出限的好坏直接和灵敏度有关的结论恐怕并没有什么人敢于反对吧,也不可能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是吗?
“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是用复合光直接照射原子化器,然后利用具有高分辨能力的单色器去测量元素吸收谱线的峰值吸收,而且检测器用的是CCD。这和传统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
正因为有差别我们才去摸索它讨论它,对吗?
“空心阴极灯因为是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和真空状态下产生的发射,所以谱线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宽度,因此被称之为锐线发射,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原理正是基于锐线发射的峰值吸收而建立的。“
你说的是walsh理论,他的贡献是避开了高分辨单色器,利用锐线光源代替连续光源,利用峰值(在空心阴极灯峰值波长上)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证明了峰值吸收系数也和原子浓度有线性关系(注意:也和!),那并不表明其他方法就不能使用了。你如果看一看walsh的第一篇报告就应该明白了。我不明白的是:您认为“测出的已不能算是峰值吸收“,为什么一定要测峰值吸收才算原子吸收呢?
另外,你说“原子吸收的分析线大多是共振线,所以谱线比较简单,一般不需要大色散率和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同时因为激发光是单色光“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是“激发光“,依你所说原子吸收看起来根本不需要单色器了,既然是单色光嘛,何必多此一举呢?
至于连续光源用于原子吸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60年代就有人做过尝试,70年代就有人实验CEWM-AA,使用的也是高分辨率单色器。这些历史和文献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想你一定能查阅到的,没有什么需要大惊小怪的。它还是原子吸收,只具有原子吸收的特征,也绝对不可能去“替代”发射光谱和其他分析方法的,我想。
以上回复如有不当望指正,如有不恭还望谅解。
wkg01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灯火阑珊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am0899005 发表:
同意楼上观点.个人认为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虽然达到了多元素同时分析,但是是以牺牲测定的灵敏度来达到这个目的的.


真是这样吗?你的结论是从哪里的来的?可我在一位老师那里见过一份关于连续光源和锐线光源原子吸收灵敏度的对比表,连续光源可比锐线光源高不少呢。
这个话题讨论了这么久,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unaas 发表:
  看了shaweinan老师的回复,有几点想和老师商榷一下:
  “你是从何得知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大部分元素的测定灵敏度要比空心阴极灯的原子吸收提高了,能提供文献资料或实验数据吗?”
  我不可以自己直接找地方去做吗?
  你在后面又说:“所以采用光电倍增管就可以进行检测,可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必须采用大色散率和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及CCD检测器,所以在一些性能上如灵敏度和检出限上有所改进”这个改进你有数据吗?
  你说“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始终是在吸收轮廓的峰值上测量,而不是在空心阴极灯发射轮廓的峰值上测量,所以能使灵敏度有所改善,你知道能改变多少吗?你说灵敏度不是什么太重要的问题,可是你知道吗检出限的好坏就直接和灵敏度有关!”
  我说在这里“灵敏度不太重要”是因为它的改善不会是很明显的,我回答前一帖子是因为哪里说了“牺牲灵敏度”而已,这个说法没有什么不妥吧?至于检出限的好坏直接和灵敏度有关的结论恐怕并没有什么人敢于反对吧,也不可能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是吗?
  “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是用复合光直接照射原子化器,然后利用具有高分辨能力的单色器去测量元素吸收谱线的峰值吸收,而且检测器用的是CCD。这和传统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
  正因为有差别我们才去摸索它讨论它,对吗?
  “空心阴极灯因为是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和真空状态下产生的发射,所以谱线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宽度,因此被称之为锐线发射,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原理正是基于锐线发射的峰值吸收而建立的。”
  你说的是walsh理论,他的贡献是避开了高分辨单色器,利用锐线光源代替连续光源,利用峰值(在空心阴极灯峰值波长上)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证明了峰值吸收系数也和原子浓度有线性关系(注意:也和!),那并不表明其他方法就不能使用了。你如果看一看walsh的第一篇报告就应该明白了。我不明白的是:您认为“测出的已不能算是峰值吸收”,为什么一定要测峰值吸收才算原子吸收呢?
  另外,你说“原子吸收的分析线大多是共振线,所以谱线比较简单,一般不需要大色散率和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同时因为激发光是单色光”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是“激发光”,依你所说原子吸收看起来根本不需要单色器了,既然是单色光嘛,何必多此一举呢?
  至于连续光源用于原子吸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60年代就有人做过尝试,70年代就有人实验CEWM-AA,使用的也是高分辨率单色器。这些历史和文献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想你一定能查阅到的,没有什么需要大惊小怪的。它还是原子吸收,只具有原子吸收的特征,也绝对不可能去“替代”发射光谱和其他分析方法的,我想。
  以上回复如有不当望指正,如有不恭还望谅解。


  首先让我们先澄清一个问题,你不认同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会牺牲灵敏度,而且认为它对灵敏度会有所改善,但不是很明显,对吧?那好,我说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必须采用大色散率和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及CCD检测器,所以在一些性能上如灵敏度和检出限上有所改进。”主要是借用阁下的观点,我请你提供文献资料或实验数据时,你说可以自己直接找地方去做,既然如此,你做出的结果呢?你自己都没拿出数据还反过来问我?
  你说在这里“灵敏度不太重要”是因为它的改善不会是很明显,请回去好好看看你给lam0899005的回帖,别人可未必会这样理解!
  你说Walsh理论的贡献是避开了高分辨单色器,好吧,那就请阁下介绍一下采用高分辨单色器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定量理论吧,我想这里会有很多人希望知道。
  接下来我想向阁下介绍一下过去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因为阁下好象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过去原子的吸收采用的仪器是由空心阴极灯发出的激发光经过原子化器(火焰或石墨炉)使气态分析物原子产生吸收,再经过单色器分光(如果不经过这一步,最后检测到的是复合光,得不到吸收信号)最后由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以获得分析结果。不知我说得是否清楚?阁下知道什么是激发光了吗?知道为什么需要采用单色器了吗?
  没错,连续光源用于原子吸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阁下也没有必要向我介绍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发展,可我想向阁下说明一些事情,六、七十年代是ICP发射光谱刚起步还未走向成熟的时期,还没有ICP质谱,所以那时人们提出的设想无可厚非。原子吸收和ICP同为元素分析,但是现在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在整体性能上有多少是优于ICP-OES和ICP-MS的,充其量只不过是相当于一台即将被淘汰的扫描型ICP光谱仪,除非其价格很低,否则从使用的角度上说看不出它有什么优势。
  在上世纪末ICP在国内的销量已经接近或达到上百台,现在估计要远高于这个数,随着其价格的下降,恐怕以后的销量还会越来越多。现在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已经推出一段时间了,不知今年能卖多少台,我倒希望它真的能多卖两台,这样好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它,以便彻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免得使一些人盲目推崇。
bunaa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首先让我们先澄清一个问题,你不认同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会牺牲灵敏度,而且认为它对灵敏度会有所改善,但不是很明显,对吧?那好,我说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必须采用大色散率和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及CCD检测器,所以在一些性能上如灵敏度和检出限上有所改进。”主要是借用阁下的观点,我请你提供文献资料或实验数据时,你说可以自己直接找地方去做,既然如此,你做出的结果呢?你自己都没有数据还反过来来问我?
  你说在这里“灵敏度不太重要”是因为它的改善不会是很明显,请回去好好看看你给lam0899005的回帖,别人可未必会这样理解!
  你说Walsh理论的贡献是避开了高分辨单色器,好吧,那就请阁下介绍一下采用高分辨单色器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定量理论吧,我想这里会有很多人希望知道。
  接下来我想向阁下介绍一下过去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因为阁下好象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过去原子的吸收采用的仪器是由空心阴极灯发出的激发光经过原子化器(火焰或石墨炉)使气态分析物原子产生吸收,再经过单色器分光(如果不经过这一步,最后检测到的是复合光,得不到吸收信号)最后由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以获得分析结果。不知我说得是否清楚?阁下知道什么是激发光了吗?知道为什么需要采用单色器了吗?
  没错,连续光源用于原子吸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阁下也没有必要向我介绍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发展,可我想向阁下说明一些事情,六、七十年代是ICP发射光谱刚起步还未走向成熟的时期,还没有ICP质谱,所以那时人们提出的设想无可厚非。原子吸收和ICP同为元素分析,但是现在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在整体性能上有多少是优于ICP-OES和ICP-MS的,充其量只不过是相当于一台即将被淘汰的扫描型ICP光谱仪,除非其价格很低,否则从使用的角度上说看不出它有什么优势。
  在上世纪末ICP在国内的销量已经接近或达到上百台,现在估计要远高于这个数,随着其价格的下降,恐怕以后的销量还会越来越多。现在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已经推出一段时间了,不知今年能卖多少台,我倒希望它真的能多卖两台,这样好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它,以便彻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免得使一些人盲目推崇。

shaweinan老师您好,看了您的回答,简单回复如下:
1。您大概估计错了,我是确实用耶拿的连续光源仪器做过测试比较,至于数据现在还没有发表的必要也并没有发表的打算。
2。您说ccd的使用等会提高原子吸收灵敏度云云。据我所知在原子吸收中灵敏度--校正曲线斜率的大小是与检测器相对无关的。我所说的灵敏度的提高仅仅是我上一篇回复的理由,所以说它也是很有限的,乃至于不重要的,但是它仅仅是提高了,而不是牺牲了。也就是说,您并没有借我的观点。
3。“同时因为激发光是单色光”可是你说的,您可以仔细看看你的上一篇回复。
4。我想说的是在早年甚至有不使用高分辨单色器而用连续光源进行原子吸收测定的文献,可惜那篇文献也被收录于原子吸收名下。
5。至于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确实是walsh的贡献,原子吸收为什么只能达到很低数量级的线性恰恰是因为空心阴极灯还不够锐,而且高浓度的原子由于压力变宽而偏移原来的波长,造成吸收线和初级光源的辐射线谱线中心位置不重叠,你瞧,walsh的原子吸收方案也是对峰值吸收的近似罢了。其实你说这已经不是峰值吸收了就像有人会在ICP引入发射光谱时说:“那是原子光谱吗?”一样。
6。原子吸收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其中最大的缺陷之一在于分析速度慢,总有人会去努力解决它,设法去实现的也远远不是一个人,也远远不会只是一个公司,甚至在国内。我不过只是原子吸收的爱好者,对于原子吸收本身的发展总感兴趣,也并不一定需要关心它的销售量之类。原子吸收原理上东西了解确实甚少,仪器更是不懂,日后可以当面请教。
7。说连续光源原子吸收能代替icp-oes一类话的人没有看到分析仪器的发展史。每个事物都有开始发展消亡,发射光谱也是经过发展的,特别是icp光源的出现,然后是各种新技术包括高分辨多色仪还有各种新型检测器。不过近来如果说原子吸收将要被淘汰恐怕既不符合分析仪器分析化学的现实,也不符合我国现在的情况,因为现在还有许多标准使用原子吸收去测量的,并非所有都用ICP-MS,icp-oes。
以上意见只为个人见解,不妥之处望指正。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unaas 发表:
shaweinan老师您好,看了您的回答,简单回复如下:
 1.您大概估计错了,我是确实用耶拿的连续光源仪器做过测试比较,至于数据现在还没有发表的必要也并没有发表的打算。
 2.您说ccd的使用等会提高原子吸收灵敏度云云。据我所知在原子吸收中灵敏度--校正曲线斜率的大小是与检测器相对无关的。我所说的灵敏度的提高仅仅是我上一篇回复的理由,所以说它也是很有限的,乃至于不重要的,但是它仅仅是提高了,而不是牺牲了。也就是说,您并没有借我的观点。
 3.“同时因为激发光是单色光”可是你说的,您可以仔细看看你的上一篇回复。
 4.我想说的是在早年甚至有不使用高分辨单色器而用连续光源进行原子吸收测定的文献,可惜那篇文献也被收录于原子吸收名下。
 5.至于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确实是walsh的贡献,原子吸收为什么只能达到很低数量级的线性恰恰是因为空心阴极灯还不够锐,而且高浓度的原子由于压力变宽而偏移原来的波长,造成吸收线和初级光源的辐射线谱线中心位置不重叠,你瞧,walsh的原子吸收方案也是对峰值吸收的近似罢了。其实你说这已经不是峰值吸收了就像有人会在ICP引入发射光谱时说:“那是原子光谱吗?”一样。
 6.原子吸收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其中最大的缺陷之一在于分析速度慢,总有人会去努力解决它,设法去实现的也远远不是一个人,也远远不会只是一个公司,甚至在国内。我不过只是原子吸收的爱好者,对于原子吸收本身的发展总感兴趣,也并不一定需要关心它的销售量之类。原子吸收原理上东西了解确实甚少,仪器更是不懂,日后可以当面请教。
 7.说连续光源原子吸收能代替icp-oes一类话的人没有看到分析仪器的发展史。每个事物都有开始发展消亡,发射光谱也是经过发展的,特别是icp光源的出现,然后是各种新技术包括高分辨多色仪还有各种新型检测器。不过近来如果说原子吸收将要被淘汰恐怕既不符合分析仪器分析化学的现实,也不符合我国现在的情况,因为现在还有许多标准使用原子吸收去测量的,并非所有都用ICP-MS,icp-oes。
  以上意见只为个人见解,不妥之处望指正。


  你说我估计错了,既然是估计就没有绝对的把握,就有可能出错,这是很正常的,可能有些因素没考虑到,不过请说明白一点,是指的什么?你说你用耶拿的连续光源仪器做过测试比较,能告诉大家是在哪儿做的吗?你是用户还是耶拿的技术人员?从你的回帖看我觉得后者的面大一些。既然你做了却又说“现在还没有发表的必要也并没有发表的打算。”为什么?不会是数据不是很理想没有多大价值或意义不大吧?
  你说“原子吸收中灵敏度——校正曲线斜率的大小是与检测器相对无关的。”请解释一下“相对无关”。到底是有关还是无关?据我所知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需要将光转换成电这样才能获得分析信号,没有分析信号就不能进行分析。既然经过这一转换,那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某种关系,就一定会对分析灵敏度产生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仪器厂商愿意采用转换效率高的检测器而且不断希望提高这一转换效率的原因所在。另外请你不要再解释灵敏度不重要的事情了,知道什么是越描越黑吗?至于灵敏度的提高,在你我之间是你先提出来了,我不能肯定,所以当然是借用你的观点了。
  “同时因为激发光是单色光”是我说的,空心阴极灯是锐线发射,相对连续光源的复合光发射将其视为单色光有什么问题吗?没关系,不明白我可以给你继续解释。
  至于“在早年甚至有不使用高分辨单色器而用连续光源进行原子吸收测定的文献”的问题,我已经说了早年因为当时的条件和情况,人们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没看出与现在的事情有多大关系。
  不错,Walsh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理论是有条件的。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分辨率是0.002nm,也就是说它的单色仪最多只能分辨两条相距0.002nm强度相等的谱线轮廓半宽度为0.002nm的谱线。从光谱仪的通带宽度上讲,如果我们接受Rubeska的三角形分布的说法,那么对于连续型光源的情况,通过单色器出射狭缝的光的波长范围是λ0±0.002nm强度分布是等腰三角形。由此可见,这个宽度范围要明显大于空心阴极灯所发射的锐线范围,同时又比通常情况下的吸收线宽度小不了多少,所以由此测出的吸收既不是峰值吸收更不是积分吸收,那么它的定量基础是什么?
  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一种元素分析法不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是它的先天缺陷,很难改变。你既然是原子吸收的爱好者,对于原子吸收的发展感兴趣,那为什么不去掌握它的基本原理了解它的仪器结构工作原理呢?这些知识多吗?复杂吗?
  你最后的观点我同意,每个事物都是从开始、发展到消亡,这是自然规律。不过我可没说原子吸收近来将要被淘汰的话,帖子中也绝对没有这种意思。相反我认为在原子光谱中发射法还不能完全替代吸收法,至少在目前和近一段时间内是这样,特别是对于碱金属的分析,尤其是靠下的元素,ICP发射光谱的分析性能明显不如原子吸收。但是,如果只是测定碱金属,那我不会去选择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而是选择国产的原子吸收仪器,因为国产仪器已经完全可以胜任这些工作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美国热电公司、美国利曼公司、美国瓦里安公司和日本日立公司他们在多元素顺序或同时分析上都曾做过努力和尝试,但实际效果都不理想,有的已经放弃,现在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股份公司推出了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一下引起了许多人的目光,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都希望原子吸收能不断发展下去,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从事原子吸收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已对原子吸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我们都希望德国耶拿能为原子吸收仪器的发展和提高做出更多的贡献,希望由此能推动和促进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以便使这种方法变得更加成熟和完美。
bunaa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haweinan老师,请不要从猜测出发。
我不过讲了一句灵敏度的问题,引来了您的许多遐想。
所以我还说灵敏度:在原子吸收的吸收定律中以及后面的信号处理(如果计算它的话)不会出现检测器的任何参数的。另外,耶拿的仪器也绝对没有用您所说的固体成像检测器,仅仅是一个线阵CCD罢了。
关于定量关系,你掌握的理论一定很多,我想在原子吸收仪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其他事,例如塞曼背景校正,s-h法背景校正,对每个元素不同的条件都会有不同的状况,您一定要给出它的定量关系式?还有有的仪器拿吸收信号的峰宽来进行校正,你一定要它给出定量关系?他还叫标准曲线吗?还有标准加入法使用两次曲线等等不一而足。请注意我只和你讨论技术问题,您可以从帖子上看到。不用管我是哪一家的销售。
另外,您不如把您这一帖的所有回帖回顾一下。您多次谈到有了ICP以后再研究原子吸收多元素测定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这也是个学术问题的话,我倒想知道,从你看来那些人全是白痴了,好像仪器方法的自然发展不是其他技术的发展推动的?
另外,知道您涉及的领域很广,在网站也作过很多贡献。天马行空,也敢发表意见,确实不错。但您是老师,不要动不动就教训别人,学生不懂,可以教嘛,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网络之大,人物众多呢?
gaoxiaoy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里有些的帖子很精彩,特别是后面的一些,弄清了一些概念和问题,确实很有收获,收益非浅。
过路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哦!这里很热闹哦!好久没来了.
看了大家的文章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本人也曾是原子吸收的爱好者,可惜对耶那仪器没用过,不好说什么.不过刚才的59楼shaweinan老师下列观点也许是可以讨论的:

"据我所知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需要将光转换成电这样才能获得分析信号,没有分析信号就不能进行分析。既然经过这一转换,那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某种关系,就一定会对分析灵敏度产生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仪器厂商愿意采用转换效率高的检测器而且不断希望提高这一转换效率的原因所在"

是吗?我认为不是的.-----厂商愿意采用转换效率高的检测器不可能是为了提高灵敏度而是另有其他原因的.A=KCL,确切地说,他能提高哪个数据啊???老师,你说呢?

另外,我感到学术讨论甚至争论是正常现象,从中大家可以学到不少东西.还是那句名言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问题讨论来讨论去的,为什么不想法实践一下再做结论呢?人一激动言可能失控是正常现象,不过还是略加控制为好,都不要认为自己懂那么一点就很懂了,就可以藐视别人了.别忘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中国之大,网络之大,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的啊!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