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GB T 2665-2017 女西服、大衣,起球仿毛面料的疑惑?

浏览0 回复4 电梯直达
WUYUWUQI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B T 2665-2017 女西服、大衣,起球仿毛面料的疑惑?
1.仿毛产品起球测试压力是多少,精梳毛织品和粗疏毛织品压力是不同的,下图最后一句话两种的压力是不同的,不规定一个压力选择不同结果不同还有什么意义?
2.精梳毛织品和粗疏毛织品怎么分辨
3.样照只有起球样照,那么下图最后一句话的起毛按什么评价?
推荐答案:赵杰回复于2024/07/12
老师,关于精梳毛织品和粗疏毛织品的分辨,找到一篇文章可以参考https://www.doc88.com/p-9495600779658.html
仿毛和毛织的毛纺工艺是一样的,区别主要在于纤维含量,所以选用压力和次数也是看是精梳还是粗梳工艺。我用其它标准举个例子,FZ∕T 73005—2021《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中完全不含毛的仿毛针织品,做起球用的也是毛针织产品的起球标准4802.3;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的毛针织类也是如此,纯棉的毛衣也用了4802.3。建议在确认仿毛产品工艺的情况下,精梳(光面)按方法E,精梳(绒面)按方法E但次数由600改为400,粗疏的按方法F。
起毛起球的过程是先纤维伸出起毛,纤维纠缠再起球,随着摩擦球会磨掉,然后又重复此过程。4802.2附录A注:试验表明,通过7000次的连续摩擦后,试验和穿着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因为,2000次摩擦后还存在的毛球,经过7000次摩擦后,毛球可能已经被磨掉了。
起毛出现中度及以上的情况,通常都伴随相应的起球,对应样照也是按照对应情形制作的。如果出现只起毛不起球的情况确实不好做评级,个人建议可以内部对起毛程度做一个量化,参考个人感受和伸出长度等指标有个内部评级控制,后续如果标准更新看能不能提一下。
个人浅见,望老师指正。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WUYUWUQI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具体怎么选择,还是自行选择,但是有纠纷以那个为主
yy_032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赵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老师,关于精梳毛织品和粗疏毛织品的分辨,找到一篇文章可以参考https://www.doc88.com/p-9495600779658.html
仿毛和毛织的毛纺工艺是一样的,区别主要在于纤维含量,所以选用压力和次数也是看是精梳还是粗梳工艺。我用其它标准举个例子,FZ∕T 73005—2021《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中完全不含毛的仿毛针织品,做起球用的也是毛针织产品的起球标准4802.3;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的毛针织类也是如此,纯棉的毛衣也用了4802.3。建议在确认仿毛产品工艺的情况下,精梳(光面)按方法E,精梳(绒面)按方法E但次数由600改为400,粗疏的按方法F。
起毛起球的过程是先纤维伸出起毛,纤维纠缠再起球,随着摩擦球会磨掉,然后又重复此过程。4802.2附录A注:试验表明,通过7000次的连续摩擦后,试验和穿着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因为,2000次摩擦后还存在的毛球,经过7000次摩擦后,毛球可能已经被磨掉了。
起毛出现中度及以上的情况,通常都伴随相应的起球,对应样照也是按照对应情形制作的。如果出现只起毛不起球的情况确实不好做评级,个人建议可以内部对起毛程度做一个量化,参考个人感受和伸出长度等指标有个内部评级控制,后续如果标准更新看能不能提一下。
个人浅见,望老师指正。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wulin321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解答
WUYUWUQI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赵杰(p3243627) 发表:
老师,关于精梳毛织品和粗疏毛织品的分辨,找到一篇文章可以参考https://www.doc88.com/p-9495600779658.html
仿毛和毛织的毛纺工艺是一样的,区别主要在于纤维含量,所以选用压力和次数也是看是精梳还是粗梳工艺。我用其它标准举个例子,FZ∕T 73005—2021《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中完全不含毛的仿毛针织品,做起球用的也是毛针织产品的起球标准4802.3;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的毛针织类也是如此,纯棉的毛衣也用了4802.3。建议在确认仿毛产品工艺的情况下,精梳(光面)按方法E,精梳(绒面)按方法E但次数由600改为400,粗疏的按方法F。
起毛起球的过程是先纤维伸出起毛,纤维纠缠再起球,随着摩擦球会磨掉,然后又重复此过程。4802.2附录A注:试验表明,通过7000次的连续摩擦后,试验和穿着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因为,2000次摩擦后还存在的毛球,经过7000次摩擦后,毛球可能已经被磨掉了。
起毛出现中度及以上的情况,通常都伴随相应的起球,对应样照也是按照对应情形制作的。如果出现只起毛不起球的情况确实不好做评级,个人建议可以内部对起毛程度做一个量化,参考个人感受和伸出长度等指标有个内部评级控制,后续如果标准更新看能不能提一下。
个人浅见,望老师指正。
有道理,担心就是各检测单位的理解不同,造成结果的误差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